如今,建设智能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十项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快信息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校园,协调智能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
近日,苏州大学宣布启动5G校园建设是去年与华为联合建设云中苏州大学后的另一项实质性智能校园建设措施。可以说,智能校园建设将给中国教育现代化带来战略变化,也将给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在内的学校物流管理带来挑战和变化。
如何理解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能校园作为一种新的校园形式,扩大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校园内涵的理解。大量人工智能系统和物联网系统的应用也对高校物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运营系统几乎都与智能校园有关。
在实施智能校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校自我发展困难,维护成本高,许多高校选择了一次性购买相关系统的行为,即缺乏应有的后续维护升级保障措施。作者所在单位苏大教育服务集团拥有独立作权的苏东吴智能物业系统,已升级四次。4.0版本。这是我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解剖问题,否认自己,提高系统意识的行为。例如,当智能管理系统刚刚开发时,我们开发了学生版本APP,主要用于发送通知、维修、水电预警、学生社区活动展示等。然而,许多学生在下载后卸载了它。我们知道学生已经下载了学校的智能校园APP,下载物业APP太无聊了,维修使用频率不高,但也占据了手机空间,所以卸载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微信二维码进行扫描和维修,方便快捷,不占用学生的手机空间,深受大家的欢迎。
智能校园物业管理服务板块的内容也要考虑物业工程管理(维修系统)、监控平台、能耗平台、收费系统、培训平台、车辆管理平台系统等方面的这些问题。
智慧校园的技术问题
技术是智慧校园的命脉。智慧校园的技术问题,如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引进技术的后续维护、技术管理、开发维护团队等,都需要统筹考虑。
01、好的自我发展还是引进技术?
现在有很多供应商从事智能校园建设。许多大学通过招标引进这些技术和设备;一些学校进行了自我发展,但后期的可持续成本巨大,给大学智能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压力。
以智能校园的重要支持——智能物业为例,一些高校大规模开发了智能物业和智能物流系统,建立了项目,获得了资金,开局良好。然而,后来发现学校的使用成本太大,浪费严重,不可持续,所以一些大学选择削弱系统,维持现状;一些选择加强系统,建立公司积极向社会出口技术资源,赢得社会经济效益。然而,在全国高校下属企业整改的环境下,如何适应后者的转型也是一个大问题。
02、物业公司的系统兼容性
许多大型物业公司开发或购买成熟的智能物业系统,为大学提供技术服务。如果一些大学没有开发智能校园系统,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成熟的智能物业系统来促进智能校园工作。例如,校园收费、能耗管理、教室管理、住宿管理、维护管理、车辆管理等都被借用并接入物业管理平台,节省了人力和物质资源。
然而,一些学校已经开发了智能校园和智能物流系统。同时,物业公司的智能物业平台将存在两皮问题,浪费资源,师生不知所措。此外,如果物业系统想要连接到校园系统,则存在系统兼容性和数据共享问题。
03、依赖技术还是依靠技术的问题
可以合理地说,科技改变了校园物业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措施,使我们更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物业管理。然而,正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和智能的设备,许多物业管理和服务人员依赖智能物业,迷信智能物业,成为工具的奴隶。
对于一个整体文化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突然使用物业方便智能APP管理、服务、监管系统,许多物业人员感到更放心,也有许多项目经理承认,智能物业让经理更放心,因为技术不会欺骗,设备不会打瞌睡……但事实上,物业项目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设备老化、线路短路、监控盲区、软件落后、操作复杂等。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人们不应该把人工智能放在人身上,而应该更好地发挥物业人员的主观主动作用,防止系统故障,预测系统开发,促进系统升级,促进人机和谐共存。
智慧校园人的因素
智慧校园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开展的现代教育赋能工程,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密切吻合的。作为智慧校园主体的人,无论是开发者、管理者,抑或是使用者、体验者,都应该正确认识及处理人和智慧校园的关系,突显人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
开发者
智能校园系统的开发者,包括为其提供配套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不应忘记自己的初衷,坚持对科技的敬畏和探索,整合教育行业的服务,开发和支持该系统。许多开发商和供应商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初衷,或者将他们的初衷定义为最初的愿望定义为通过智能校园赚大钱和意外之财;一些开发商拼凑起来复制其他智能校园建设软件,而配套供应商偷工减料,劣质,这不受称赞。
管理者
智能校园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学校建设智能校园的各个因素和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科学论证和多项研究,选择适合学校的智能校园建设规划、路径和方案。充分考虑智慧校园给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带来的根本改善,节省时间、空间、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降低学校成本,提高学校的有效性。不能拍头决定,拍胸保证,拍 ** 走人,而是把智慧校园建设成百年工程、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使用者
作为用户,无论是学校的部门、部门,还是物业公司等物流服务供应商,都可以充分享受智能校园系统给管理和服务带来的快速和便利。但也要充分考虑系统与实际管理之间的脱节和慢拍,科学评价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开发者和维护单位,有利于提高智能校园的适用性,始终保持智慧和活力。
体验者
广 ** 学生是智能校园的主要客户,是一个全天候体验该系统的群体。体验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对智能校园的建设至关重要。此外,智能物业等一线运营商实际上也是经验丰富的人。他们应该通过无人清扫车、无人巡逻飞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清洁和安全工作。形成一批专业经验者,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智能校园系统的相关问题,还可以从经验者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优化和改进系统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组织智慧校园
毫无疑问,要建设从一校一地到全国的智慧校园,必须加强组织工作。5G随着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认可和享受人工智能给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和美好。这也为大规模推进智能校园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政府主管部门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领导,出台国家和地方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工作,促进全社会关注智慧校园,支持智慧校园,参与智慧校园,共建智慧校园。
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应加强对智能校园建设的领导,引入智能校园建设的行业标准或集团标准,开展论坛峰会、促进会议和各级展览活动,建立智能校园建设示范点,促进智能校园建设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为此,中国教育物流协会信息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大学智能物流和智能校园的建设。
学校
每所学校都是实施智能校园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只有当学校真正重视它时,智能校园才能扎根并开花结果。因此,作者建议高校从学校的现实出发,从长远来看,基于当前,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智能校园体系,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智能物业作为智能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因为智能校园的建设而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物业服务企业应充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信息、智能水平、节能、降低效率、改革经营模式、优化企业生态,在高校物业管理实践的背景下,实现学校管理一体化、师生生活便利、企业管理效率的三目标。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