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近日,住房和城乡发展部发布了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建设和居住区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草案)(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智慧社区建设、治理和共享的管理模式。

   

作为社区和工业园区智能化建设的坚定推动者,亿达服务公司智能化建设相关部门版《规范》进行了研究和系统分析。

   

《规范》的亮点及影响

   

首先,本版《规范》是智能社区建设的标准文件,涉及智能社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各个阶段。此外,《规范》结构完整,范围明确,定义明确,词汇标准明确,包括整体结构、基础设施、系统平台、服务要求、治理公共服务、安全运维等,相关方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标准和模块。同时,技术结构清晰,整体结构和相应的系统层次明确,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安全保障体系、运维保障体系等。

   

在行业智能建设的影响下,规范有利于智能物业建设在设计阶段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划分明确的系统结构,选择合作伙伴和设施设备,物业服务企业在智能建设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智能社区、智能政府,甚至推广智能城市。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规范制定了系统的建设结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社区条件、自身实力、政府要求等因素制定智能建设的蓝图和实施路径,减少不必要的探索和重复投资。本规范中概念和标准的明确性将促进智能社区的发展** 产业(如房地产)、配套产业(水、电、气等)、相关子系统(监控、停车等)的进一步统一,有利于智能物业管理建设的整体进程,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从智能社区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规范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智能平台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最后一公里的即时配送,振兴社区周边的商业资源。

   

本规范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个坚定走智慧社区建设之路的亿达服务集团,我们从行业智慧建设和自身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建议在加强硬智能(各种物联网系统)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基本软智能规范,如社区清洁、公安、工程检查、物业服务水平检查等;

   

二是建议考虑增加与防疫相关的智能化规范,如温度测量报警联动(配合门禁)、自动消毒(配合电梯)、行程通知(配合移动)APP配合)等;

   

三是建议加入社区微电网;

   

   

四是建议强化系统安全相关规范,包括硬件的核心部件、操作系统(电脑及手机)、数据库、浏览器、定位系统、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支持;

   

第五,建议加强数据应用和传播安全的相应规范;第六,建议增加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以评价智能社区建设的相关方的建设阶段和水平。

   

智能物业建设是现阶段物业服务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在智能物业建设过程中也应认识到智能物业是智能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成方,综合考虑、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注意智能项目管理方法,合理设定目标预期,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资金和时间投资;选择通用的主要数据、物联网、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平台;深入了解子系统和内部技术障碍,仔细选择供应商和设备。由于智能物业项目建设投资巨大,更换供应商和设备将面临高沉没成本。

   

作者:亿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2020年第8期《中国物业管理》

   

微信编辑:安青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