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商业单位
现代商业发生在地理空间(线下)、社区空间、网络空间三个空间维度。
三个空间维度,分别形成独立的商业体系,分别是传统营销、社交电商(微商)和电商。
每个商业系统都应该找出最小的商业单位和最大的商业单位。例如,传统零售的最小商业单位是便利店(社区商店),最大单位是KA和便利店连锁;社交电商的最小商业单元是社群,最大商业单元是IP 多层次社区;电商最小的商业单位是云店(如小程序),最大的商业单位是电商平台(如阿里、JD.COM)。
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找出最小的商业单位。三个空间维度的最小商业单位是社区、社区和云商店。如果你打开三个空间维度的最小商业单位,你就会形成一个社区 社区 云商店。围绕三个最小商业单位的营销系统可以称为社区营销。
社区营销是互联网时代最复杂的商业系统的最小商业单元,也是商业系统的细胞。
社区是传统商业的最小单位
人在哪里,消费场景在哪里;消费场景在哪里,生意在哪里。商业是围绕人群聚集形成的。
过去,中国营销分为两部分:一是KA 便利店是为城市市场的主要形式,被称为终端市场,是高密度人口的城市市场;二是流通渠道,是低密度人口的流通市场。
相应的营销模式也分为两类:一是以终端拦截(导购)为基本模式的营销体系;二是以深度分销为基本模式的营销体系。
这种以地理空间为分类单元的营销体系,明确中国的人口聚集模式和数量,非常重要。例如,以下数据是中国营销人员必须记住的基本数据:
20192019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比去年年底增加1706万),农村常住人口55162万(减少1239万)。中国约有300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38个村庄。2019年农民工总数达到2.74亿。
若减去部分农村学生,农村实际居住人口平均每村不足30人!正常时间(非春节、农忙)城市人口高达12亿。
中国的零售业务是按社区布局的。便利店又称社区商店,距居住地约为步行5分钟的距离,KA商圈半径较大,覆盖多个社区。
社区有很多定义。从商业角度来看,它是一群人停止居住的地区。在中国,它通常被称为社区,不同于居委会改造的行政系统。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城市有30多万个居住区。以上海为例: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有15468个社区,平均占地面积约为0.4平方公里,平均每个社区有1567人。
只有在有人的地方才有营销。社区已成为城市化最基本的居住单位,社区居住人数超过12亿!
在传统的深度分销结束时,将会有一个路线图。路线图实际上是围绕社区形成的。因此,深度分销系统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格社区。
社区是社会电子商务的最小单位
早期的微信业务是直销的社区化。直销制度的形成必然是多层次的,微信业务也是如此。
微信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多层次粘性不够。而且法律和腾讯系统不允许太多层次。IP 社区已成为标准。如今,这种微信业务也被称为社交电子商务,适合小众产品。
在新冠肺炎期间,另一了另一个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商业系统,即终端店 社区,有人称之为社区社区。因为终端店往往是社区店,社区已经成为熟人或半熟人交流的基本工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的封闭措施,使社区社区成为与居民商业化交流的最佳渠道。受此启发,品牌发现了新大陆,在疫情期间发起了社区合作伙伴招聘运动。
只有社交电商IP 如果多层次社区能够形成商业规模,社区社区即使只是单一社区也可以商业化。
云店是电子商务的最小单位
中国电商崛起,走的是平台电商的路径。因此,平台思维、流量思维这些本应属于平台的商业逻辑,品牌商也被“ ** ”了。
大平台形成流量池,然后进入商家购买流量。这就是平台电子商务的逻辑。
品牌和零售商很难形成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盒马鲜生、瑞幸咖啡等创新型新零售例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品牌和零售商发现了另一条电子商务路径:围绕社区路径形成电子商务体系。比如青岛啤酒的社区合作伙伴体系就是围绕社区建立电子商务体系。甚至疫情期间的直播也是沿着社区路径进行的。
社交电子商务将社区视为一个集认知、交易和关系于一体的系统。从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商的角度来看,社区可以沿着关系系统(社区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关系系统)的商业路径,而不必成为三位一体的商业系统。因此,无论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商有多大,他们都可以沿着社区建立最小的电子商务系统:云存储。
品牌互联网路径
人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基准的影响,会无意识地依赖基准。阿里巴巴、京东等是电子商务基准,盒马、瑞幸等是新的零售基准。
商业思维有立场。流量思维和平台思维是电子商务平台和新零售平台的商业思维。那么,品牌所有者的互联网角色是什么呢?
假如传统营销是2B如果是互联网商业,那就是2C。有了这种理解,只要通道做到了,2C,它可以被视为完成了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是认知、交易和关系三个环节的互联网,不一定在平台上交易。
快速消费品企业最大的股票是在传统渠道,这是现实。没有股票的互联网,品牌所有者的互联网还没有完成。然而,快速消费品的品牌所有者并不能完全走平台电子商务和社交电子商务的道路。因此,在深度分销的基础上完成互联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从社区到社区,从社区路径到云店。因此,社区→社群→云店,成为第一2B再2C互联网路径。这条路径,我们称之为BC一体化。
BC一体化的核心是社区 社群,只要这条路走通,社区 社群 云店是必然的结果。三度空间,就这样打通了。围绕社区 社群展开的营销体系,称为社区营销。
社区-新营销和新零售
争夺的战场
社区是从2B到2C枢纽节点。新的零售平台正在竞争,例如,最初声称是B2B零售现在也被称为新零售,其重点是社区商店。例如,社区团体购买也是一个新的零售平台,其商业路径直接是社区社区。
至少是目前,还没有看到品牌商与新零售平台的结合点。当品牌商把社区社群也作为互联网转型路径之时,社区店跟谁走就很关键。
社区商店跟随谁取决于谁能赋予社区商店权力。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新零售,商家最大的折扣都不是流量(毕竟,流量需要花钱),而是授权的诱惑。因为授权意味着收入超过个人能力和突破个人能力瓶颈。
在过去,深度分销不是赋能思维,而是瓜分股票。例如,深度分销的客户关系以股票再分配为代价。
股票越封顶,越需要赋能。现在,品牌所有者2C通过社区社区开辟的路径。然而,品牌所有者只是正确的2B完成2C赋能,社区社区的通道才能真正打通。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